【第70场深圳院士讲坛回顾】建筑与基础设施检测监测新技术
发布日期:2025-10-09

2025年9月29日上午,由深圳市福田区企业服务中心主办,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、深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、深圳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共同承办的第70场“深圳院士讲坛”在安监大厦10楼会议室举行。福田区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纪志宏出席活动。
本次讲坛聚焦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与韧性提升,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岳清瑞出席并作主题报告。汇聚了来自土木工程、城市规划、遥感测绘、防灾减灾、公共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学者、企业高管及技术代表120人。现场围绕“天空地”监测、工程诊治与城市安全治理等前沿议题展开了深度交流,学术氛围浓厚,互动讨论热烈。

深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站长刘小斌

岳清瑞 中国工程院院士
岳清瑞,中国工程院院士,城市安全、工程结构专家,北京科技大学城镇化与城市安全研究院院长,兼任中国钢结构协会会长、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等,长期担任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、新材料、科技平台等领域专家。
主要从事工程诊治、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、城市安全、钢结构与建筑工业化的理论研究、技术开发、标准编制、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工作,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。
主持完成国家级各类研发项目20余项,发表论文200余篇,主持编制30余部国家及行业标准,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。

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安全挑战,岳清瑞院士指出,必须从“建、运、消”全寿命周期审视建筑与基础设施安全。他系统性地介绍了“风险源-承灾体-减灾力”理论框架,为城市安全治理提供了科学范式。为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的跨越,讲座重点介绍了“天空地一体化”监测预警技术体系:通过卫星遥感(天基)实现广域毫米级形变筛查,利用无人机(空基)进行区域性精准识别,结合地面传感器(地基)攻克复杂环境诊断难题。这一系列技术突破,共同构成了守护城市安全的“慧眼”,为提升城市安全韧性、实现“能监测、会预警、快处置”的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。


交流互动

在行业互动环节,深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周长标部长指出,当前施工中普遍存在“重强度轻刚度、重受力轻稳定”的认知偏差,是诸多安全隐患的根源。通过剖析支撑板垮塌等真实事故,他警示行业必须对结构心存敬畏,实事求是。监督工作虽不深入细节,但需以更广视角,坚守“保质量、保安全、保民生”的底线,尤其要关注装配式建筑等新兴技术带来的结构挑战,共同守护城市建筑的生命线。

合影留念
本场讲坛紧扣城市安全韧性与基础设施长效服役的重大需求,不仅深化了行业对城市安全系统性认知,更推动了监测预警技术与城市治理实践的精准对接,现场交流热烈,反响积极。
“深圳院士讲坛”是福田区打造高端智力交流平台、服务辖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品牌活动。当前,深圳正加快建设更具韧性的安全城市与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,福田区作为核心引擎,高度重视城市安全科技前沿布局与工程诊治能力建设。本次讲坛聚焦基础设施智能运维与风险防控,为提升城市安全治理水平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了科技动能。“深圳院士讲坛”将持续汇聚顶尖智力,为深圳及福田的城市安全韧性建设与产业创新提供高端支撑。



